綠島原名火燒島,乃一火山集塊岩構成的島嶼,四周為裙狀珊瑚礁所繞,位於臺東東南方33公里的海面上,面積約16平方公里,環島長約20公里,島民多為臺灣本島移居者,民國50年至60年間,島民以捕魚維生,魚肉、地瓜、花生為主食,生活清苦簡單。

  史籍中,綠島首見於清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所著之「台灣府志」,且名『尚仔嶼』;又清乾隆黃叔敬所著之「台灣槎錄」及王瑛所書之「重修鳳山縣志」均稱綠島為『雞心嶼』;另「清一統台灣府」及道光許洪磐所著之「台灣府方與考證」,則稱綠島為『南謚東嶼』;至於『火燒島』之名稱,最早則見於嘉慶十五年之「台灣府輿圖纂要」,該書以『火燒嶼』指稱綠島。

  道光九年「台灣採訪錄」一書中,敘載漢族入墾綠島時,方使用『火燒島』之名稱,其源於綠島乃火山岩層構成,經海蝕作用後火山集塊岩如遇火燒般燻墨;再而,島上土質為棕紅壤土,每逢春夏之節,猛勁之東南風挾鹽霧水氣席捲迎風帶,所經之處似焚如之禍,草木一片焦黃,加以秋冬之時,凜冽東北季風恣虐,全島葉枯草乾,山頭間紅土裸見,從過往船隻上遠眺,望島如經火燒,而稱其名。
後於民國38年,台東縣第二任官派縣長黃式鴻先生,於是年5月21日赴島視察,覺其名稱不雅,提議更名,及於當年8月1日,火燒島正式正名為『綠島』,沿用至今。

綠島監獄大門照